国际天线与传播杂志
期刊指标
录取率 30%
提交最终决定 64天
接受出版 33天
CiteScore 2.300
影响因子 1.207

一种弯曲无源RFID标签作为高温暴露传感器

阅读全文

杂志简介

国际天线与传播杂志发表有关天线的设计、分析和应用的研究,以及有关电磁波通过空间、空气和其他媒体传播的研究。

编辑焦点

主编,Koziel教授,在雷克雅未克大学从事基于代理的建模和优化研究,包括工程设计的空间映射技术。

特殊的问题

我们目前有若干特刊可供提交。特刊突出了一个领域内的新兴研究领域,或为现有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调查场所。

最新文章

更多的文章
评论文章

毫米波频率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无线通信天线阵列技术综述

随着毫米波频段5G通信系统的推出,多媒体业务和应用将迎来新的机遇。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从天线的角度来解决几个技术挑战。毫米波天线阵列的高增益特性和灵活的宽扫描波束形成能力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毫米波频率无线通信天线阵列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别的重点是在上述频率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无线电连接的最先进的和最先进的天线阵列概念的回顾。评估了各种优点数字,以便对本调查中调查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基准标记。

研究文章

低损耗障碍物环境下无线电波传播的快速算法研究

为了预测无线电波在介质地面和介质障碍环境中的传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解原理和表面阻抗边界条件(SIBC)的双向抛物方程(2W-PE)方法。首先,我们将障碍区域分解为不同的子区域,并详细推导出每个子区域的SIBC;然后,分别采用上子域离散混合傅里叶变换(DMFT)和下子域有限差分(FD)算法求解结合SIBC的2W-PE问题。最后介绍矩量法(MoM)与增强离散复像法(E-DCIM)相结合的方法对新2W-PE算法进行精度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无论障碍物介质参数如何变化,本文提出的2W-PE方法的结果与矩量法的结果始终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2W-PE方法的准确性及其在速度上的优越性。因此,本文为解决存在障碍物特别是低损耗障碍物时无线电波的传播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研究文章

集成微型多波段天线设计用于水WWD和SAR评估人体暴露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低成本的、集成的、多波段天线设计,用于腕带和可穿戴无线设备(WWD)。采用尺寸为29 × 29毫米的小型化平面方形2,该天线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在wwd内。该设计覆盖了最常用的频段LTE2300、ISM2400、LTE2600、WiMAX3500、WiMAX5200、ISM5800,天线S11可达−25 dB,增益可达6.9 dBi。为了评估设计对人体的暴露顺应性,我们研究了设计在两种主要使用情况下的比吸收率(SAR):多层人体手腕模型和特定拟人人体模型。在每个用例中,对所有频率的不同位置的SAR结果与FCC标准进行比较。

研究文章

基于改进HPSO-BP的雷达工作状态识别

为了提高雷达工作状态识别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粒子群优化倒传播网络的识别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加入减速因子和异步学习因子的非线性减小惯性权重来改进HPSO算法。然后,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克服了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仿真实验中,基于三种雷达类型的数据集建立改进的HPSO-BP识别模型,并与其他识别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HPSO-BP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不同型号雷达的识别精度均超过97%,验证了该模型应用于雷达工作状态识别的可行性和通用性。

研究文章

一种改进的正弦余弦算法与最小二乘混合算法及其在微波成像中的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优化算法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散射体的逆散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复杂散射体成像算法被提出。针对微波成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算法。首先,改进了传统正弦余弦算法的搜索路径,获得了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引入最小二乘法形成判断和对比机制,同时形成并行算法,使所提算法更适合于多样化的微波成像问题;为了证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采用了10个基准函数、2个工程设计问题和3个不同的微波成像问题测试实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几种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达到了较优的最优值,而且对散射体复杂的介电常数进行了重构。

研究文章

一种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基于相邻传感器的新机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监测和收集特定区域的环境参数来支持不同应用中的决策者。传感器被随机或正式地部署在这些领域。在高密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随机部署在一个小区域内。这将使相邻的传感器收集相同的数据并将它们发送到接收器,这将增加这些传感器的功耗。相邻的传感器被认为是关键的,因为它们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在本文中,由于这些传感器的上述临界和性能影响,相邻传感器的影响被最小化。利用MATLAB仿真器对该机制进行了评价,并与低能量自适应聚类层次协议(LEACH)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该机制优于LEACH协议21%的网络生存期和18%的数据包传送到集群头的数量,减少基站的传输数据包的数量大约3%通过避免重复的数据包。

国际天线与传播杂志
期刊指标
录取率 30%
提交最终决定 64天
接受出版 33天
CiteScore 2.300
影响因子 1.207
提交